一、驗收依據
項目竣工驗收依據包括:國家有關項目和財政性資金的管理規(guī)定、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及批復,國家重點產業(yè)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投資計劃,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及批復,節(jié)能評估及其審查意見等相關文件。
二、驗收條件
(一)按照國家發(fā)改委、工信部下達的投資計劃文件,完成各項投資。
(二)生產性和輔助性設施已按照項目資金申請報告批復的要求建設完成,主要工藝設備及配套設施聯(lián)動負荷試車合格,能夠生產出符合項目資金申請報告規(guī)定的產品,生產準備工作能夠滿足投產的需要。需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項目已按批復要求淘汰。
(三)竣工決算報告已經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注冊會計(審計)師事務所審計。審計報告中須明確中央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
(四)環(huán)境保護、消防安全設施等配套工程已按照設計要求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相關職能部門已經同意進行驗收。
(五)項目文件資料已經系統(tǒng)整理,立卷歸檔。
如項目建設內容、建設地點等發(fā)生重大變更,或項目總投資調整10%以上的,應視實際情況調整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報原審批單位批準后,按照調整后的項目內容組織驗收。
三、驗收材料
(一) 項目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內容包括項目承擔單位基本情況、項目概況,資金到位、使用及財務管理情況(其中中央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需單獨說明),技術改造后工 藝水平、產品水平、質量及生產能力提升情況,招標情況,工裝裝備、材料工藝、外協(xié)件質量及人員培訓等生產準備情況,項目總體評價等。(報告格式規(guī)范可參考 附件)
(二)項目竣工決算報告及注冊會計(審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
(三)環(huán)保、節(jié)能、消防等主管部門的意見。
四、驗收程序和組織。
(一)國家重點產業(yè)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完工并具備竣工驗收條件后,按照誰審批、誰驗收的原則,由項目實施企業(yè)通過市州經信委或擴權縣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省經信委提出竣工驗收申請(附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及相關材料)。
(二)省經信委審查申請竣工驗收報告達到規(guī)定要求后,組織驗收或委托地方經信部門組織驗收。
(三)項目驗收應成立驗收委員會,由經信、財政、環(huán)保等有關部門和專家組成。設計、施工等單位參加驗收。
(四) 召開驗收會議。驗收委員會負責審查項目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聽取項目單位的匯報,審閱項目相關資料,實地查驗建筑及公用工程、設備安裝工程、試生產等情況,對 項目投資、設計施工、設備和投資效益等方面作出全面評價,形成驗收意見。對驗收不合格的項目限期整改,整改后進行復驗。
五、其他
(一)工業(yè)中小企業(yè)技術改造專項項目參照上述要求組織驗收,可適當簡化程序,著重對投資完成、生產線建設、產能達標、環(huán)境保護、中央專項資金使用等方面進行評價。
(二)委托地方經信部門組織驗收的項目要及時形成驗收意見,并將驗收意見、驗收委員會名單報省經信委批復。
(三)如本通知與國家發(fā)改委和工信部下發(fā)的竣工驗收辦法相沖突,以國家下發(fā)的竣工驗收辦法為準。
附件:項目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參考格式)
附件:
重點產業(yè)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
項目竣工驗收申請報告
(參考格式)
一、項目承擔企業(yè)的基本情況
項目承擔企業(yè)基本情況介紹,重點介紹生產裝備、生產經營效益等方面情況。
二、項目建設依據
項目資金申請報告的編制單位,項目核準(備案)批準機關及批準文號、日期。實施過程中有變更的,說明變更原因、變更內容和批準機關。
三、項目建設規(guī)模及主要內容
項目批準的改造目標及主要改造內容。
四、項目完成情況
項目批準投資概算及資金來源,技術設備、土建、輔助設施等完成情況;環(huán)保、消防安全等設施“三同時”情況;項目資金到位、使用管理和財務決算情況(其中,中央專項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需單獨說明);項目招標情況;項目檔案情況;項目目標完成情況。項目生產準備及試生產情況。
五、技術經濟效益情況
包括產品、工藝、技術裝備升級換代情況,產品質量、技術水平變化情況,改造前后的企業(yè)生產能力、經濟和社會效益。
七、技術改造的經驗和存在問題
八、總結評價
是否達到項目標志性目標等總體情況概述。
附件:
1、項目資金申請報告、項目核準(備案)等批復文件;
2、國家有關部門下達項目投資計劃文件;
3、環(huán)境評估報告,及環(huán)保部門同意驗收意見;消防安全主管部門同意驗收意見;
4、項目土建或設備中標通知書;
5、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關于項目財務決算審計報告;
6、有淘汰落后能力的項目提供淘汰證明;
7、其他要求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