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3月6日,我省2018年第一輪脫貧攻堅全覆蓋督導工作動員培訓會在成都舉行。會議剛結束,省扶貧移民局督查考核處的薛兵就被來自省直機關、各市州參會代表團團圍住。“之前都有問卷,這次沒得了?”“督導任務清單咋個填?”……
此輪督導首次采用省市縣三級聯(lián)動的方式,全覆蓋160個有扶貧任務的縣(市、區(qū)),現(xiàn)場督導工作預計在3月底前完成。相比往年,今年督導有三大變化,背后凸顯出我省扶貧領域作風建設貫穿始終。
變化一:首次采用省市縣三級同步聯(lián)動
以往的全覆蓋督導,是省、市、縣三個督導組逐級開展,即省里去過以后,把問題反饋到市、縣,再由市、縣組織督導整改。“工作時間長,基層多次接待壓力大,且效率不高。”薛兵坦言。
今年督導則改成省、市、縣三級同步開展,貧困縣由省直定點扶貧部門統(tǒng)籌市(州)、縣(市、區(qū))分別組建督導組各對1個鄉(xiāng)(鎮(zhèn))所有行政村開展全覆蓋督導;非貧困縣由市(州)統(tǒng)籌市(州)、縣(市、區(qū))分別組建督導組各對1個鄉(xiāng)(鎮(zhèn))所有行政村開展全覆蓋督導。
“貧困縣是省、市、縣3個組督導3個鄉(xiāng);非貧困縣是市、縣兩個組督導兩個鄉(xiāng)。”省扶貧移民局副局長王善平介紹,今年的督導根據(jù)統(tǒng)一時間安排,省、市、縣三級同步組建隊伍,同時抽取督導鄉(xiāng)鎮(zhèn),一并開展督導工作,避免基層多次接待、重復匯報。
變化二:選取鄉(xiāng)鎮(zhèn),覆蓋所有行政村
督導對象也有了較大變化。“之前是隨機抽取縣里的幾個村,今年只抽取一個鄉(xiāng)鎮(zhèn)。”薛兵表示,以往抽取幾個村,了解到的都是點上的情況;今年通過抽取一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蹲點督導,深入解析。
此外,由于貧困縣摘帽要求鄉(xiāng)鄉(xiāng)有標準中心校、衛(wèi)生院、便民服務中心,這些硬件設施建設進度、達標情況等也只有到鎮(zhèn)上才能看到。
樣本鄉(xiāng)(鎮(zhèn))的選取也有特別要求,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今年計劃退出村較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較多及貧困發(fā)生率較高、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低。同時,對已摘帽縣的抽取鄉(xiāng)鎮(zhèn)要了解“一低三有”穩(wěn)定脫貧情況,今年計劃摘帽縣所抽取鄉(xiāng)鎮(zhèn)要了解“一低三有”達標建設情況。
督導期間,每個督導組每個村走訪不少于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重點放在今年計劃脫貧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危房改造戶、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戶,同時走訪3到5戶非貧困戶。對于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村,則要重點調查家庭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住房困難,家庭成員中有病、殘或其他特殊困難的非貧困戶。
變化三:問題整改突出責任落實
不同于往年,取消問卷是最大變化。薛兵介紹,之前督導都會讓督導組帶著問卷進村,讓貧困群眾和非貧困群眾填寫。但是這樣做有一個問題,不少地方只顧著把問卷填完。“督導組把問卷統(tǒng)一反饋給省脫貧攻堅辦,就算完成督導了。”他表示,單純依靠問卷會讓問題整改流于表面,一些問題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關鍵還是強化問題整改,突出責任落實。”薛兵介紹,不再做問卷,但是列出了8個方面任務清單,同時還印發(fā)了發(fā)現(xiàn)問題清單、責任落實清單、整改結果清單,“關鍵是清單,關鍵是整改。”
同時,現(xiàn)場督導結束后,督導組還要安排人員留縣督促指導整改。“以往是把問題留給市縣就走了,這次就是要盯緊,直到問題解決。”王善平表示,督導目的就是形成開局即是決戰(zhàn)的工作氛圍,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促行動,切實保證年度脫貧目標順利完成。
3月6日,我省2018年第一輪脫貧攻堅全覆蓋督導工作動員培訓會在成都舉行。會議剛結束,省扶貧移民局督查考核處的薛兵就被來自省直機關、各市州參會代表團團圍住。“之前都有問卷,這次沒得了?”“督導任務清單咋個填?”……
此輪督導首次采用省市縣三級聯(lián)動的方式,全覆蓋160個有扶貧任務的縣(市、區(qū)),現(xiàn)場督導工作預計在3月底前完成。相比往年,今年督導有三大變化,背后凸顯出我省扶貧領域作風建設貫穿始終。
變化一:首次采用省市縣三級同步聯(lián)動
以往的全覆蓋督導,是省、市、縣三個督導組逐級開展,即省里去過以后,把問題反饋到市、縣,再由市、縣組織督導整改。“工作時間長,基層多次接待壓力大,且效率不高。”薛兵坦言。
今年督導則改成省、市、縣三級同步開展,貧困縣由省直定點扶貧部門統(tǒng)籌市(州)、縣(市、區(qū))分別組建督導組各對1個鄉(xiāng)(鎮(zhèn))所有行政村開展全覆蓋督導;非貧困縣由市(州)統(tǒng)籌市(州)、縣(市、區(qū))分別組建督導組各對1個鄉(xiāng)(鎮(zhèn))所有行政村開展全覆蓋督導。
“貧困縣是省、市、縣3個組督導3個鄉(xiāng);非貧困縣是市、縣兩個組督導兩個鄉(xiāng)。”省扶貧移民局副局長王善平介紹,今年的督導根據(jù)統(tǒng)一時間安排,省、市、縣三級同步組建隊伍,同時抽取督導鄉(xiāng)鎮(zhèn),一并開展督導工作,避免基層多次接待、重復匯報。
變化二:選取鄉(xiāng)鎮(zhèn),覆蓋所有行政村
督導對象也有了較大變化。“之前是隨機抽取縣里的幾個村,今年只抽取一個鄉(xiāng)鎮(zhèn)。”薛兵表示,以往抽取幾個村,了解到的都是點上的情況;今年通過抽取一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蹲點督導,深入解析。
此外,由于貧困縣摘帽要求鄉(xiāng)鄉(xiāng)有標準中心校、衛(wèi)生院、便民服務中心,這些硬件設施建設進度、達標情況等也只有到鎮(zhèn)上才能看到。
樣本鄉(xiāng)(鎮(zhèn))的選取也有特別要求,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今年計劃退出村較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較多及貧困發(fā)生率較高、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低。同時,對已摘帽縣的抽取鄉(xiāng)鎮(zhèn)要了解“一低三有”穩(wěn)定脫貧情況,今年計劃摘帽縣所抽取鄉(xiāng)鎮(zhèn)要了解“一低三有”達標建設情況。
督導期間,每個督導組每個村走訪不少于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重點放在今年計劃脫貧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危房改造戶、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戶,同時走訪3到5戶非貧困戶。對于沒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村,則要重點調查家庭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住房困難,家庭成員中有病、殘或其他特殊困難的非貧困戶。
變化三:問題整改突出責任落實
不同于往年,取消問卷是最大變化。薛兵介紹,之前督導都會讓督導組帶著問卷進村,讓貧困群眾和非貧困群眾填寫。但是這樣做有一個問題,不少地方只顧著把問卷填完。“督導組把問卷統(tǒng)一反饋給省脫貧攻堅辦,就算完成督導了。”他表示,單純依靠問卷會讓問題整改流于表面,一些問題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關鍵還是強化問題整改,突出責任落實。”薛兵介紹,不再做問卷,但是列出了8個方面任務清單,同時還印發(fā)了發(fā)現(xiàn)問題清單、責任落實清單、整改結果清單,“關鍵是清單,關鍵是整改。”
同時,現(xiàn)場督導結束后,督導組還要安排人員留縣督促指導整改。“以往是把問題留給市縣就走了,這次就是要盯緊,直到問題解決。”王善平表示,督導目的就是形成開局即是決戰(zhàn)的工作氛圍,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促行動,切實保證年度脫貧目標順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