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德國舉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出席會議時指出,中國的貨幣政策將強調“穩(wěn)健中性”,并繼續(xù)采取措施逐步去杠桿。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貨幣政策要保持穩(wěn)健中性,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余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
興業(yè)銀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2012年以來,M2實際增速與目標增速都較為接近,而2017年M2與社會融資規(guī)模余額的目標增速均由2016年的13%下調至12%,這意味著2017年M2實際增速可能低于2016年。
魯政委認為,今年是我國第二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社會融資余額的目標增速。由于社會融資規(guī)模的不同組成部分派生貨幣的能力不同,要使社會融資余額增速與M2增速接近,需要人民幣貸款在社會融資規(guī)模中保持較高的占比。數據顯示,2016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規(guī)模的比例始終保持在70%以上。因此,2017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規(guī)模的比例也可能較高。
今年貨幣政策之所以強調“穩(wěn)健中性”,在厚生智庫研究員趙亞赟看來,一方面是目前我國融資成本遠高于西方國家,另一方面是我國企業(yè)負債與稅前收入比高達3.5以上。一般來說如果超過2,企業(yè)還債就有很大挑戰(zhàn)。與此同時,今年我國企業(yè)、政府和居民負債與GDP之比接近300%,這種情況下,如果加息不光企業(yè)無法承受,財政也難以負擔。
趙亞赟表示,由于目前實體經濟盈利能力低,房地產等資本市場投機盛行,降息會導致虛擬經濟泡沫膨脹,進一步擠壓實體經濟,無法完成政府“脫虛向實”的目標。綜上所述,政府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企業(yè)減稅減負的同時,必須保持穩(wěn)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讓貨幣供應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范圍內。
另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維護流動性基本穩(wěn)定,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水平,疏通傳導機制,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yè)。對比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發(fā)現,今年刪除了對于貨幣政策工具的具體描述。魯政委認為,這或許意味著部分貨幣政策工具可能被雪藏;而強調引導市場利率水平,意味著央行可能加強對回購利率等市場利率的引導。
“今年上半年中小銀行壞賬問題和部分企業(yè)及地方政府債務違約風險上升,政府將控制金融風險當做第一要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經濟數據開始好轉,但還不能確認反轉,必須小心維護復蘇的勢頭。” 趙亞赟表示,根據穩(wěn)健中性的原則,今年貨幣政策會出現時緊時松的情況,央行近幾年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來影響貨幣供應,確保既不出現“錢荒”,又不出現金融機構惜貸的情況出現,確保平穩(wěn)過渡。